南部的朋友們久等了📣📣📣就在明天!
海洋科普繪本創作獲獎作品要跟大家見面了!
來欣賞這 24 本優秀作品吧!
📘巡迴推廣地點:高雄市立圖書館 B1 國際繪本中心
📙巡迴推廣時間:107年9月4日(二)至9月16日(日)
記者黃朝琴/臺北報導
響應6月8日世界海洋日,教育部今天舉辦「海洋科普繪本創作」徵選頒獎典禮,總計24件繪本獲得青睞,包括國小組8件、國中組8件、高中職組2件、大專組1件及教師組5件,主題多元豐富,創作者透過生動有趣圖像與故事,傳達對氣候暖化、海洋生物、塑膠垃圾、海洋汙染及保育等議題的重視,開啟讀者探究海洋的興趣,還有守護海洋的行動。
教育部委託海洋大學辦理「海洋科普繪本創作」徵選活動,鼓勵學校將海洋科普教育融入教學,教師引導學生創作繪本,並運用於教學,希望擴大海洋科普知能在生活層面的應用與連結。海大臺灣海洋教育中心表示,聯合國2009年起將每年6月8日定為「世界海洋日」,教育部104年起將該日當週定為「海洋教育週」,鼓勵各級學校強化海洋教育課程或活動。
臺南市光榮國小師生作品《大海裡的小巨人~有孔蟲》,介紹「有孔蟲」生態及對海洋影響,榮獲國小組特優殊榮,該繪本敘述小女孩「琴琴」參加海邊戶外教學,發現腳下的星砂就是「有孔蟲」,透過顯微鏡觀察,發現這群大海裡的迷你建築師,運用碳酸鈣建構自己的房子。
雲林縣虎尾國小創作《蚵仔三兄弟的請求》同獲特優肯定,師生以「海中牛奶」之稱的牡蠣為主角,淺顯有趣介紹蚵類生長,從綠牡蠣事件引出工廠廢水造成海洋汙染,思考日常生活落實環保。
國中組部分,南投縣立南崗國中《我的紙船印象-臺灣海岸類型》拿下特優,透過小男孩與紙船的冒險旅程,帶入地理課臺灣四大海岸類型,包括西部沙岸、南部珊瑚礁海岸、東部斷層海岸、北部岬灣海岸,讓讀者了解沿岸的著名景點與其生態環境。
雲林縣立斗六國中《希•巴那里干》也獲得特優獎,師生以蘭嶼原住民小男孩希‧巴那里干的探險,帶出海洋生物濫捕問題,並以父子之間的對話,突顯實踐環保行動的重要,飛魚圖像的構圖與畫風,極具特色。
高中職組部分,高雄市中山工商《海洋的希望》,以海洋棲息地破壞為主題,寄託海洋生物自救,讓讀者感受海洋汙染嚴重性;桃園市育達高中《還我一個美麗的家》闡述海洋垃圾危機,引導大家改變生活習慣,投入海洋保育。
大專組部分,僅有臺師大詹佳和同學《夢遊海洋》獲得佳作,作品取材「愛麗絲夢遊仙境」中奇異繽紛的世界觀和詼諧風格,呈現人和海洋間的複雜情結,並介紹多樣的海洋生態系和棲地,詳細描繪從潮間帶到深海的海洋生物,並引用新近的科學研究成果。
教師組特優作品《鯨鯊藍藍》,由基隆市仁愛國小老師林豐清老師所創作,藉由鯨鯊洄游幻化為主角「藍藍」出門旅行的概念,發現海洋生物危機,凸顯海域遭人類廢棄物影響,寓意深刻且架構完整,從構圖、色彩應用到畫面經營,讓人感受海洋湛藍的平和。
教育部8月至10月將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、高雄市立圖書館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,展出「海洋科普繪本創作」得獎作品,並結合延伸閱讀加以推廣,讓民眾欣賞優良海洋繪本,進而親海、愛海、知海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